一、检测前准备(新增氨表专属要求)?
- 工具与设备(强化耐氨特性)?
- 基础设备:同普通压力表(标准压力源、高精度标准表等),但需满足:?
? 连接管路 / 接头:采用 304/316 不锈钢材质(禁止用铜 / 铜合金,氨会与铜反应生成爆炸性氨基铜)?
? 密封件:选用耐氨橡胶(如丁腈橡胶、氟橡胶)或聚四氟乙烯垫片(普通橡胶 / 生料带易被氨腐蚀)?
? 辅助工具:氨气检测仪(量程 0-100ppm,用于微量泄漏检测)、耐氨清洁布(检测后清洁管路)?
- 压力介质:优先用干燥氮气(无油、无水分,避免氨系统残留介质与水分反应生成氨水加剧腐蚀)?
- 环境与安全准备?
- 环境:除 20±5℃、≤85% RH、无振动外,需强制通风(氨泄漏会刺激呼吸道,通风量≥3 次 / 小时)?
- 防护:佩戴耐氨手套、护目镜,备好 3%-5% 稀盐酸(若氨泄漏可中和,禁止用清水直接冲洗)?
二、分步检测流程(补充氨表关键验证项)?
1. 外观检查(新增耐氨材质核查)?
?
?2. 零点校准(同普通压力表)?
- 注意:若氨表长期未使用,需先通入干燥氮气吹扫 1-2 次(清除内部可能残留的氨杂质,避免影响归零精度)?
3. 示值误差检测(强化管路兼容性)?
- 连接规范(防氨腐蚀核心)?
- 禁止用铜管连接:全部采用不锈钢管路,接头处用耐氨密封带(如聚四氟乙烯生料带)缠绕,避免螺纹处泄漏?
- 隔膜式氨表:需确认隔膜腔无积液(若有积液,加压时会导致示值滞后,需拆解排空后重新检测)?
- 加压 / 降压检测(同普通压力表)?
- 新增要求:满量程保压时,同步用氨气检测仪扫描接头、隔膜接缝处(普通肥皂水仅能检测明显泄漏,氨气检测仪可捕捉≥5ppm 的微量泄漏,避免氨系统运行时缓慢腐蚀)?
4. 密封性检测(升级氨泄漏验证)?
- 保压与查漏(双方法验证)?
?
?- 隔膜专项检查(针对隔膜式氨表)?
- 加压至 50% 量程时,观察隔膜片是否均匀凸起(无局部凹陷 / 破裂);降压后隔膜是否完全复位(若复位延迟,说明膜片老化,需更换)?
三、检测结果判定(新增材质否决项)?
- 合格额外条件?
- 除普通表合格标准外,需满足:接液部件材质符合耐氨要求、隔膜无破损、氨气检测无泄漏?
- 不合格专项情形(直接报废,禁止维修)?
- 接液部件为铜 / 铜合金(无法通过维修改变材质,氨会持续腐蚀生成氨基铜,存在爆炸风险)?
- 隔膜片破裂 / 老化(隔膜是防氨腐蚀核心,维修后密封性无法保证,易导致氨渗入机芯损坏)?
- 微量泄漏(氨气检测仪报警,即使压力下降不明显,长期使用会腐蚀管路并引发安全隐患)?
四、注意事项(氨表安全操作)?
- 拆表与安装?
- 现场检测需先关闭氨系统阀门,用氮气吹扫管路至氨气检测仪显示≤5ppm 后,再拆卸压力表(避免氨残留泄漏)?
- 安装时禁止使用铜制扳手(扳手碎屑若掉入接头,会与氨反应),需用不锈钢扳手?
- 检测后处理?
- 管路 / 接头需用耐氨清洁剂(如无水乙醇)擦拭,去除残留密封带碎屑(避免杂质进入氨系统堵塞阀门)?
- 不合格氨表需单独存放,标注 “禁用 - 氨腐蚀风险”,禁止与普通压力表混放?
- 检定周期?
- 氨表使用环境腐蚀性强,检定周期缩短至6 个月(普通表为 6-12 个月),频繁使用的氨制冷系统压力表需每 3 个月抽检 1 次?
